全国咨询热线:180-1959-3989

当前位置:首页>>行业资讯

介绍一下环氧乙烷灭菌的操作流程

环氧乙烷(EO)灭菌是一种高效的低温灭菌方法,广泛应用于医疗用品(如一次性隔离衣、注射器、导管等)的灭菌处理,其核心是利用环氧乙烷的烷基化作用破坏微生物的 DNA 和蛋白质,达到灭菌效果。以下是环氧乙烷灭菌的详细操作流程,需在符合 GMP 标准的专用灭菌车间内进行:

一、灭菌前准备

1. 待灭菌物品预处理

2. 灭菌柜及环境检查

3. 生物指示剂准备

二、灭菌核心流程(以真空式灭菌柜为例)

1. 预热与真空阶段

2. 环氧乙烷注入阶段

3. 灭菌阶段(暴露时间)

4. 排气与解析阶段

三、解析(去残留)阶段

EO 具有毒性(对人体呼吸系统、皮肤有刺激,且可能致畸、致癌),需通过解析去除物品中残留的 EO,使其符合安全标准(通常要求残留量≤10μg/g,参考 GB 19082-2009 等标准)。


四、灭菌效果验证与记录

1. 生物指示剂培养

2. 物理化学监测

3. 残留量检测

4. 记录存档

五、安全注意事项

  1. EO 属于易燃易爆气体,需单独存储在防爆柜中,远离火源、热源(储存温度≤30℃);

  2. 灭菌车间需设置紧急停车装置、洗眼器和淋浴设备,操作人员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(监测血液、呼吸系统指标);

  3. 废气处理需达标(如通过催化燃烧将 EO 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),避免环境污染。


环氧乙烷灭菌的核心是 “精准控制参数 + 严格安全管理”,其优势在于可杀灭所有微生物(包括芽孢),且对不耐高温、高压的物品(如非织造布、塑料器械)损伤小,因此成为医疗用品灭菌的主流方式之一。


前一篇:一次性阻隔衣生产流程,阻隔衣生产操作工艺

后一篇:医护服装有什么功能性要求

行业资讯

查看更多

备案号:皖ICP备17008173号-3

咨询反馈
扫码反馈

扫一扫,反馈当前页面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