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咨询热线:180-1959-3989

当前位置:首页>>行业资讯

穿着隔离服时如何避免污染?

穿着隔离服的核心目标是建立物理屏障,防止病原体接触人体或污染清洁区域,因此需严格避免污染。以下是避免污染的关键要点和操作细节:

一、穿着过程中防止污染

  1. 保持 “清洁面” 与 “污染面” 的严格区分

    • 隔离服的内侧为清洁面(接触人体的一面),外侧为潜在污染面(接触环境 / 污染物的一面)。穿着时,双手仅能接触隔离服的清洁面(如领口内侧、袖口内侧),禁止用手触碰外侧。

    • 穿隔离服时,隔离服未穿好前,其外侧不得接触地面、墙面、操作台等物体表面(地面和物体表面可能存在污染物)。

    • 戴手套时,需确保手套完全包裹隔离服袖口,且手套外侧(污染面)不得接触手腕及手臂皮肤(皮肤为清洁区域)。

  2. 避免防护用品相互污染

    • 佩戴口罩、护目镜后,如需调整,需先进行手消毒,且调整时仅接触口罩 / 护目镜的固定带(非接触面),避免触碰口罩外侧或护目镜镜片(可能已接触污染物)。

    • 穿隔离服拉链 / 按扣时,若手部接触到隔离服外侧,需立即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后再继续操作。

二、穿着期间防止污染

  1. 严格限制活动范围与接触行为

    • 穿着隔离服时,仅能在指定污染区或半污染区活动,禁止进入清洁区(如休息室、办公室)。

    • 禁止用戴手套的手(污染面)触摸面部、头发、口罩内侧、护目镜内侧等清洁部位,若不慎接触,需立即更换手套并消毒。

    • 避免隔离服与污染物(如患者体液、分泌物、垃圾)直接接触,操作时保持适当距离,必要时使用工具辅助。

  2. 及时处理破损与污染

    • 若隔离服出现破损、撕裂,或被污染物(如血液、呕吐物)浸湿,需立即停止操作,撤离至缓冲间,按规范流程脱卸并更换新的隔离服,脱卸后严格手消毒。

    • 手套破损时,需立即用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污染部位,然后在破损手套上再套一层新手套;若污染严重,需直接脱卸破损手套,消毒手部后更换新手套。

  3. 避免不必要的摩擦与拉扯

    • 活动时动作轻柔,避免隔离服与尖锐物体(如器械、墙角)摩擦导致破损,或与其他物体接触沾染污染物。

    • 不得随意拉扯隔离服的领口、袖口或下摆,防止防护严密性下降,导致污染物侵入。

三、脱卸过程中防止污染(关键环节)

脱卸是污染风险最高的环节,需严格遵循 “由外到内、从上到下” 的原则,避免污染面接触皮肤或清洁区域:


  1. 脱鞋套时,仅接触鞋套内侧(清洁面),将鞋套翻折脱下,直接放入医疗废物袋。

  2. 脱手套时,一手捏住另一只手套的外侧(污染面)将其脱下,内面朝外包裹污染面,再用未戴手套的手指插入剩余手套的内侧(清洁面),将其脱下,同样包裹污染面,避免手部接触任何污染区域。

  3. 脱隔离服时,先解开拉链 / 按扣,双手抓住隔离服肩部的内侧(清洁面),将隔离服从肩部向下翻脱,使外侧(污染面)向内包裹,全程避免污染面接触颈部、躯干及四肢皮肤,最后将卷好的隔离服放入医疗废物袋。

  4. 脱护目镜 / 面屏时,仅接触其固定带(非接触面),放入指定容器消毒或按医疗废物处理。

  5. 脱口罩时,先解下头带下方的带子,再解上方的带子,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部分,将口罩取下放入医疗废物袋,避免接触口罩外侧。
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

通过严格执行以上操作,可最大限度降低隔离服污染风险,保障防护效果。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病原体暴露,需高度重视并规范执行。


前一篇:阻隔服穿戴操作手册

后一篇:餐饮服务人员的工作服选择技巧

行业资讯

查看更多

备案号:皖ICP备17008173号-3

咨询反馈
扫码反馈

扫一扫,反馈当前页面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