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咨询热线:180-1959-3989

当前位置:首页>>行业资讯

介绍一下工作服的舒适性检验标准

工作服的舒适性直接影响穿着者的工作状态和效率,尤其对于长时间穿着或在特殊环境(如高温、潮湿、高强度作业场景)工作的人群,舒适性检验是质量管控的核心环节之一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介绍工作服的舒适性检验标准:

一、面料亲肤性检验

面料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感受是舒适性的基础,主要检验指标包括:


  1. 触感与刺激性

    • 面料表面无硬挺、粗糙感,针织面料的线圈密度均匀,无勾丝或凸起颗粒(可用手指反复摩擦测试,无刺痛或瘙痒感)。

    • 禁用含有刺激性化学助剂的面料,如残留甲醛、荧光增白剂等需符合 GB 18401-2010 标准(甲醛≤75mg/kg,无异味),避免皮肤过敏。

  2. 柔软度

    • 采用 GB/T 18318.1-2009《纺织品 弯曲性能的测定》,通过弯曲刚度衡量:一般工作服面料弯曲刚度≤0.5cN・cm(数值越小越柔软),贴身内层面料需≤0.3cN・cm。

    • 弹性面料(如含氨纶的工作服)的弹性回复率≥85%(GB/T 3923.3-2009),保证活动后不紧绷、不松弛。

二、透气与透湿性检验

工作服需能及时排出人体汗液和热量,避免闷热,尤其适用于高温、体力劳动场景:


  1. 透气性

    • 常温作业工作服:≥300L/(m²・s);

    • 高温 / 户外作业工作服:≥500L/(m²・s);

    • 密闭环境(如实验室)工作服:≥200L/(m²・s)(平衡防护性与透气性)。

    • 按 GB/T 5453-1997《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》,透气量需根据工作场景调整:

  2. 透湿性

    • 普通工作服透湿量≥1000g/(m²・24h);

    • 出汗较多的作业(如建筑、制造业)需≥2000g/(m²・24h),确保汗液快速蒸发,保持皮肤干爽。

    • 采用 GB/T 12704.1-2009《纺织品 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》,通过蒸发法测定:

三、松紧度与活动自由度检验

工作服的版型和尺寸设计需适配人体活动,避免束缚感:


  1. 尺寸与活动空间

    • 胸围松量:≥8-12cm(保证呼吸顺畅,剧烈活动时不紧绷);

    • 袖窿围松量:≥5-8cm(手臂上举时无拉扯感);

    • 裤裆松量:≥6-10cm(蹲坐、弯腰时不紧绷)。

    • 关键部位松量(即面料与身体的间隙)需符合人体工程学:

  2. 运动适应性测试

    • 抬手时袖口上移不超过 5cm,腋下无明显紧绷;

    • 深蹲时裤腰不滑落,裤腿内侧无撕裂感;

    • 整体活动后,衣物无明显变形(如领口外翻、口袋移位)。

    • 模拟工作场景动作(如抬手至头顶、深蹲、弯腰 90°),观察工作服是否出现过度紧绷、褶皱堆积或缝线拉扯现象:

四、温度调节性检验

根据工作环境温度,工作服需具备保温或散热能力:


  1. 保温性(低温环境)

    • 按 GB/T 11048-2008《纺织品 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》,热阻(克罗值,clo)需≥0.6clo(如冬季户外工作服),确保热量不易流失。

  2. 散热性(高温环境)

    • 热阻需≤0.3clo,且面料导热系数≥0.05W/(m・K)(GB/T 10294-2008),帮助快速传导热量,避免人体过热。

五、重量与压力舒适性检验

  1. 整体重量

    • 轻型工作服(如电子厂)≤500g;

    • 中型工作服(如机械加工)≤800g;

    • 重型工作服(如含防护层的工装)≤1500g(避免因过重导致肩部、腰部疲劳)。

    • 单件工作服重量需根据面料和功能设计:

  2. 压力分布

    • 松紧带裤腰的压力峰值≤1.5kPa,避免勒痕;

    • 肩部肩带 / 衣领的压力≤1.0kPa,长时间穿着无酸痛感。

    • 领口、袖口、裤腰等收紧部位的压力需均匀,且≤2.0kPa(参考 GB/T 3923.4-2013):

六、特殊场景舒适性补充标准


通过以上标准的检验,可确保工作服在满足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同时,最大限度提升穿着者的舒适体验,减少因不适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或健康问题。实际检验中,还可结合人体穿着试验(如让测试者模拟工作 4 小时,记录主观舒适度评分),使标准更贴合真实使用场景。


前一篇:工作服出厂前的质量检验规范

后一篇:没有了!

行业资讯

查看更多

备案号:皖ICP备17008173号-3

咨询反馈
扫码反馈

扫一扫,反馈当前页面

返回顶部